【本刊综合】 在美国“载人航天飞行计划评审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中,建议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之间的合作。10月30日,美国传统基金会网站刊发题为“美中航天领域合作:成本高于收益”的文章,对美中航天领域的合作前景表示担忧。
文章认为,美中航天领域合作存在以下问题:(1)技术问题。中国尚未进行过空间对接活动,在报告论及的时间框架内,中国是否有能力向国际空间站提供实质性支持?(2)政治问题。美国军方将空间视为战略制高点,而航天技术在本质上是军民两用的。在合作过程中,交流的任何技术或信息都可能用于军事目的。与中国共享这种信息,将削弱美国在战术和技术方面的军事优势。(3)利益问题。中国领导人历来重视发展自主航天能力。这不仅能确保中国的航天能力不受制于外国,还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推动科技领域的创新,并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由此,中国可能会要求与美国的任何合作都应能使之获得有助于平衡这些领域的实际利益。(4)透明度问题。理论上,双方的合作伙伴应该是民用航天机构,但实际上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军方关系密切,且中国的航天项目,特别是载人航天项目基本归军方负责。只要中国将透明度视为单方问题,任何合作都可能陷入困境。(5)缺乏对等互惠。中美航天技术差距悬殊,双方合作会使中方获益远高于美方。如果美国有所保留,只会破坏合作。解决经费短缺是美国唯一合理的动机,但如果决策者认为载人航天能力对美国利益非常重要,则应寻找一条更为适合的途径,而非依靠未来可能与自己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文章建议,必须为合作附加严格条件,包括:(1)要求透明度。在进入谈判之前,首先要确定美国希望从中国获得什么,之后就要敦促中国增加透明度。(2)降低期望值。现阶段,联合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想法还为时尚早。双方的合作应从小处入手,并落到实处,如建立统一的仪器和数据标准。(3)与盟国和合作伙伴磋商。美方与中国在航天领域任何合作的意向都将被视为拓宽对华政策的标志。因此,美中谈判不仅需要与美国的国际空间站伙伴协调,还必须与美国的亚洲盟友,如台湾、印度进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