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对话
对话主持:王光荣 张蕾 齐芳
对话嘉宾:
艾国祥: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兵: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
徐崇温: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缘 起
从嫦娥奔月动人传说到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华夏“飞”梦五千年。今天,这一美好的理想终于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为之振奋!世界为之喝彩!在激动之余,本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试图理性地思考和回答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影响和意义。透过这一谈话,读者将了解世界各国缘何如此重视航空航天技术?载人航天的成功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在苏美载人上天42年后的今天,中国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意义何在。
载人航天,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艾国祥:我国成功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华民族为之振奋,萦绕着民族千年的飞天梦今天终于成为现实,这是令中华儿女倍感自豪的一件盛事!因为,在当今世界,多学科集成的载人航天工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人才培养等社会发展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国家安全”里有领海、领空的概念,领空通常是指在领土、领海之上一定高度之内的空间范围。再往高,就是太空,被称为在陆地、海洋、领空之外的人类第四疆域。在现在和未来的国家安全战略中,要想不受制于人,就必须有相当的空间科技实力,否则就会被人欺负。载人航天正是空间实力的标尺。
载人航天,对科技发展具有强大的牵引作用。载人航天技术,集中了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多种学科、多种技术领域尖端技术的集大成者,载人航天在应用这些已有的技术成果的同时,为促进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载人航天的实现,又对这些科学技术领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技术成果,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向前发展。
这可以从国外发展载人航天中得到证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的实施,使美国产生了液体火箭、合成材料和计算机等一大批高速发达的工业群体。登月所需要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遥控技术等被移植到其他经济领域,带动了整个科技发展与进步,所带来的应用效益已远远超过了“阿波罗”计划本身所带来的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20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载人航天技术的需求和牵引。载人航天工程还有力地推动了系统工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仅如此,我国开展载人航天工程,还将培养和锻炼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大大加快航天科技队伍的建设,为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奠定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载人航天,对经济建设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虽然载人航天直接经济效益还不明显,但是,载人航天活动开发的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已经在带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外层空间关乎未来生存与发展
刘兵:在40多年以前,前苏联在世界上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国际上对于外层空间激烈的探索竞争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在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中国成功实现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普天同庆,这是我们国家科研实力得到增强的一个新标志。
从根本上讲,我们对太空的探索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科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对于宇宙和外层空间的探索一直就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相对于身边和地球上的认识对象,对地球以外空间的探索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延伸,是对宇宙探索与认识的重要进展。人类可以直接进入太空,而不仅仅是站在地面上对太空进行观测,这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个新阶段。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上讲,这种更为直接的对宇宙的探索,是一种以宇宙为对象的深入观察;在科学研究中,它比传统上限于人类的实力而只能进行的远距离观察有着本质差别。因此,中国的这次成功标志着我们国家在科研实力上的重要进展。
从载人航天飞行一开始,这种国际竞争的领先与落后,成功与失败,就成为衡量不同国家科学实力发展的某种象征。当年,面对苏联的领先,美国感受到了紧迫的危机感,于是各界人士立即着手从各个方面调整战略和发展政策,奋起直追,终于迎头赶上,最先将人类送上了月球。如果说一开始这种竞争还更多地具有某种象征性意义的话,那么,现在这种竞争则更具有了现实的意义(包括对于外层空间资源的抢先开发与利用,以及对未来资源的占有):当人类的这一探索行为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时,对于外层空间的绝对控制权就意味着对于未来生存与发展环境的绝对控制权。
当然,竞争只是一个方面,从人类发展的最终愿望来说,和平的取得,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太空中,都应是更为根本性的目标。面对现实存在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能够体现自身强大实力的本领(包括在太空中),才有可能为和平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而发挥相应的影响与作用。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正在逐渐成为我们发展这种实力的一种标志。
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徐崇温:不久前,我们国家遭受了非典疫情的肆虐;今年以来,国际航天事业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二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八月,巴西卫星发射场发生爆炸,星箭俱毁,21人丧生。在这样国内国际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我国航天人在党的领导下,勇往直前,奋发图强,成功地把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送上太空。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壮举!
这一成功的本身就是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伟大成果。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技术,需要在事先反复进行无人航天飞行试验。这样的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俄罗斯进行了5次。然而,我国在科技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与他们的情况下,只进行了4次实验,就成功地掌握了这种技术。这不仅是我国科技实力迅速提高的明证,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自强不息精神再次得到了高度的发扬。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有没有昂扬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不断地发展壮大,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必将激发我国人民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全国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的斗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而团结奋斗。
我们相信,由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所激发和振奋的民族精神必将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同心同德建设我们伟大祖国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光明日报》2003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