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太空实验室 | 动植物上天住哪?这个“太空旅馆”不一般
发布日期: 2024-12-14
信息来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内,有一个专为生物设计的“太空旅馆”——生命生态实验柜。有一批从地球远道而来的动植物“旅客”,它们的生长和行为在微重力环境下会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将反馈给地面科研人员,以探究微重力和空间辐射对生命的影响,为未来人类在太空的长期居住和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太空旅馆”长什么样?可以做些什么?一文了解。
生命生态实验柜的系统组成图
延伸阅读
生命生态实验柜是用于开展以植物、动物等多类别生物个体为对象的微重力效应和空间辐射效应研究,以及空间生态生命支持系统基础研究,揭示微重力对生物个体生长、发育与衰老的影响,探索空间辐射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受控生命生态支持系统的基础问题,发展小型模式生物个体为对象的复杂空间培养实验和技术。
“太空旅馆”主要包含多种“房型”,即不同功能的实验模块,分别由通用生物培养模块、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小型离心机实验模块、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和专用实验装置(如亚磁果蝇培养模块、线虫实验组件),以及微生物检测模块、舱内辐射环境测量模块等公共检测类模块组成。
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各模块
通用生物培养模块
通用生物培养模块是生命生态实验柜的核心实验模块,它就像一个“生态房”,配置了设计精巧、功能全面的智能客房控制系统,能够实时调节温度、湿度、光照以及水和气体的组成,确保每名“旅客”获得舒适的居住体验。
通用生物培养模块
无论是需要特定光照周期的植株、幼苗,还是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果蝇、线虫或蚕等微小型动物,都能满足其生长需求。例如水稻曾在此居住120天,使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为未来太空农业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微重力情况下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组图
小型通用生物培养实验模块
小型通用生物培养实验模块是为体型较小的微小生物量身定做的“迷你生态房”,配备了专门的实验组件,以满足不同实验需求。今年11月,将果蝇送入太空,首次利用亚磁果蝇培养模块开展了“空间亚磁果蝇生物效应及分子机制”实验,观察果蝇在亚磁复合微重力环境下的生物学效应,有望首次实现空间站内代际清晰的果蝇传代培养。
“空间亚磁果蝇生物效应及分子机制”实验
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
“太空旅馆”内,利用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可建造“水族馆”,构建一个密闭水生生态系统(CAES),开展空间先进水生生态系统研究。该系统是集生物再生生命支持系统、气体控制和废物微生物处理系统于一体的前沿水生生物研究平台,实现了水生生态系统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调控,为水生生物在各生命阶段、乃至全生命周期中的生存提供保障。
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
今年4月,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载首位鱼类“旅客”——斑马鱼进入太空。在“斑马鱼-金鱼藻”组成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态系统——CAES系统中,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斑马鱼利用氧气进行呼吸,其排泄物反过来为金鱼藻提供营养,同时测控系统可通过温度、光照等外部条件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智能化精确调控。在43天的空间实验中,斑马鱼完成从生长发育到产卵等自然生命过程,创造了水生生态系统空间运行新纪录,大大地推进了我国的空间生态系统技术研究。
“斑马鱼-金鱼藻-微生物”小型受控生命生态系统
小型离心机实验模块
小型离心机实验模块包含重力环境和微重力环境培养单元各12个,在微重力环境下可实现1~2G的重力模拟,支持开展变重力生物学研究和微重力比对实验研究,它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调整离心力,从而模拟从微重力到地球重力的各种环境。
小型离心机实验模块
可以将它想象成一个多功能的“舞蹈室”,每个实验样品都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舞者”。随着离心机的旋转,这些“舞者”会演绎不同的“舞步”。“舞蹈室”有两个不同的表演区域:一个区域能够模拟出接近地球重力的“地面”,让“舞者”感受到稳稳的托举,而另一个区域则能让“舞者”在空中自由漂浮起舞。科研人员根据这些不同的“舞姿”,可深入探究微重力对生命活动的影响,揭示生命在不同重力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与变化情况。
微生物检测模块
微生物检测模块如同“太空旅馆”内配备的“健康管理中心”,具备监测、鉴定和分析生命生态实验柜内部微生物环境的功能,从而保障生命生态柜科学实验的顺利开展。现阶段,中国空间站能够实现在轨原位微生物检测,不仅为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技术支持,也为未来太空探索和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
相信“太空旅馆”能帮助我们发掘更多生命科学的深层秘密,为未来人类在太空的长期驻留和探索搭建科研成果的平台。
(责任编辑:郝祎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