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辉详细解中医辨证等三个参试项目
发布日期:2010-05-18 字体【
图:“火星500”试验中方参试项目负责人,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5月18日讯】(记者 张智慧)由俄罗斯组织的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火星-500”即将于6月初开始。本次试验中方将由三个实验项目参加,负责中方参试项目的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在此前接受本站记者采访时就“火星-500”试验中方参与的三个实验项目进行了详细解读。

本站记者:能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此次“火星500”试验中,中国参与了那些项目?
  李莹辉:我们三个项目是经过充分考虑和精心准备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个是中医辨证研究。主要利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手段,对长期密闭环境下人体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进行探索。这涉及到将来星际探索过程中我们能否拥有中国特有的医学技术和经验。在以往的任务中,也发现中医药在我们国家载人航天中有独特的作用。我们采取了现代化的中医诊疗手段。以前都是老中医号脉,但是现在的中医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仪器,通过中医四诊仪完成望闻问切工作,就是把志愿着的舌相、面相通过四诊仪记录下来,将数据传递出来再进行分析。
  第二个项目也是各国普遍关注的,也就是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人的生物节律和氧化应激如何变化。大家都知道,日升而起,日落而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24小时的太阳节律。到了密闭舱内,人的节律会发生变化。这种节律变化对内分泌有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生理功能的影响,但具体影响是什么, 现在大家谁也不知道。所以这个项目一提出来,各国都有共鸣,我们对这个项目也非常关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沿问题。主要观察实验过程中人的生物节律和氧化应激的变化。通过采集志愿者的唾液、尿液和血液等指标,来研究人体的节律变化和应激水平。
   第三个方向也是很有意思的课题。这次实验可能是国际航天界在这么长时间里首次由不同文化背景的志愿者共同开展的,有欧洲的、亚洲的,还有俄罗斯的,所以我们第三个项目是研究密闭环境和不同文化背景对乘组成员非言语交流的影响。人们很多时候的沟通手段是语言,但在长期封闭环境下,非语言交流会更加突出。人高兴时会拍拍肩、不高兴时会甩手,这就是一种情绪表达和反应,也属于非语言交流。我们这个项目就是在舱里不同时间、不同场景进行录像,对这些图象进行分析,观察大家的行为特征有无周期性的变化。当然也有心理问卷量表,要求志愿者回答。

本站记者:为什么在这个试验中我们选择这三个项目,对于我国载人航天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
  李莹辉:第一个,中医项目是我们的传统。特别是在未来的长期飞行和深空探索中,中医有它的优势。它的设备和体积从空间来说更容易满足某些要求。另外,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调节,能够获得对人体活动规律的辩证认识。我们也希望通过中医的手段,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希望为解决载人航天工程中人的健康医疗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做出一点新的贡献。
  第二个,人的生物节律和氧化应激研究,实际上是研究深空探索对人的风险有多大、人所能耐受的极限有多大,这是将来必须回答的。这也是各国不约而同提出这个项目的原因。我们和俄罗斯同行交流的时候谈到,什么是试验成功的标志?很明确的一点,并不是人必须呆够520天才叫成功。这个试验本身就是一个科学探索。520天是一个设定的时间。志愿者如果能够呆够520天,这当然非常圆满。但是中间一旦有问题,也并不标志这个试验失败,而是反映了人的耐受能力。既然是科学探索,它就会有不同结果,每个结果都是从不同层面揭示探索目的。
  第三个项目,非言语交流研究的机会也非常难得。这么狭小的空间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环境。我们希望通过不同层面、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知识领域来了解和认知人类之间的相互交流。将来,航天很可能走的是一条国际大合作道路,这也是从另外一个层面加深对人的认知。不同文化背景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获得的经验都是为将来深空探索或长期飞行任务中提供一些理论和技术的储备。  (张智慧)

(责任编辑:张琦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