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
发布日期:2012-07-02 字体【

神九飞船完美返航,航天员平安归来。

从无人飞船到有人飞船,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天地往返到太空行走再到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回首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中国载人航天一步步走向辉煌、一次次迈向新高度的发展道路,正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的伟大实践。

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托举中国航天不断迈向辉煌

神九飞船在轨运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相互配合,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多项太空任务。

在载人航天领域,团结协作尤显重要。

载人航天是个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整个工程分为8大系统,每个系统有10个左右的分系统和更多的子系统,系统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工程直接参加单位110多个,涉及单位多达3000余家和几十万工作人员。

如此庞大的工程系统,都是在高度协作、密切配合中运转。西安的火箭发动机,天津的太阳帆板,河南的电连接器,上海的推进器,四川的元器件……一声令下,前一天还在工厂的设备第二天已送至北京的总装车间。

每次执行飞船发射任务,从国内外的各测控站到海上测量船,成百上千的雷达和各种跟踪测量装备几乎同时启动,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把一道道数据由四面八方汇集到了北京、酒泉……

“‘一盘棋’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有荣誉共同分享、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团结协作就是无穷的力量。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每一次巨大成功、每一次历史性突破,靠的就是全国大协作所产生的伟大力量。

载人航天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成败往往系于毫发。

“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一个个看似极端的口号,反映的却是中国航天人严谨、求实的态度。

“归零”。这个由中国航天人在实践中独创的词汇,意指从头查找问题,在每个环节中举一反三,以消除所有可能的隐患。

在执行每一次的发射任务中,各系统、分系统、子系统一次次从头再来,一次次验证分析,确保了任务圆满完成。

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对接机构有118个传感器、5个控制器、上千个齿轮轴承、18个电机和电磁拖动机构、数以万计的零件和紧固件。为了确保安全可靠,科研部门在对接机构“上天”之前,在地面上进行了1101次对接试验、647次分离试验。

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正是这个“归零”原则以及其所体现的科学求实精神,让失误和失败不仅没有成为阻挡中国航天人前行的拦路石,反而成为中国航天崛起的另一种动力。

尊重科学、认真严谨、求真务实,这,正是中国航天人所秉承的理念,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强有力保证。

自主创新始终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中不竭的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动力。载人航天发展20年来,自主创新始终是不竭的动力。

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至神舟五号时,中国用了11年走完了发达国家载人航天40多年的历程。之后,中国又先后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

伴随着载人航天跨越式发展的,则是不断的自主创新。靠着这种自主创新能力,中国航天人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三舱一段”的飞船既能进行对地观测,又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时,只要按照N+1的发射模式就可完成,超越了国外2N的发射模式;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可靠性由原来的0.91提高到0.97,航天员的安全性指标达到0.997,成功率达到100%;

交会对接采用了自主创新的激光雷达、微波雷达以及光敏器件等新技术,突破了通讯、控制、供电等诸多难关……

随着一项项核心技术的突破,中国载人航天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不断加强。从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发射模式,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测控网;从精准的迭代制导手段,到空间交会对接机构;从中国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到瞄准国际前沿的空间科学实验室……20年来,凭着自主创新的勇气和精神,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

培养高素质航天人才团队向国际一流迈进

执行神舟九号任务中,科技人员队伍中,青年一代占了2/3以上;在飞船、火箭系统中,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占80%。

“在单位,大家都叫我‘老王’了。”33岁的王新峰说,同事大多是20岁出头的学弟学妹。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王新峰是发射场非标系统的业务尖子,他的工作与火箭安全发射和卫星准确入轨息息相关。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中国载人航天领域,“少帅军团”是媒体报道各系统领军人物的一个常用称谓。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之时,被任命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的戚发轫59岁,而2004年接任他成为神舟新总设计师的张柏楠年仅42岁;从1992年到2003年,仅火箭系统的设计师,就平均年轻了18岁;神舟九号各系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平均年龄只有40多岁……作为载人航天工程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于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历经一次次重大任务的磨练和一代代老专家们的传帮带下,一批批航天新人不断获得经验、信息,并迅速成为主力军。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试验技术部博士夫妻——贾立德和李婷。几年前,两人先后从国防科大毕业来到戈壁滩,短短4年就成为各自岗位上的技术骨干。

指控站工程师陈小华,自学10多种计算机语言,编写代码100余万行,独立完成10多项科研课题,被同事们称为“代码达人”。

34岁的吕新广2010年就成为长征二号F火箭制导系统主任设计师。由他参与设计的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顺利将神九飞船送入天空。

如今,这支正在成长、成熟的航天人才队伍正在成为中国不断进军世界航天高尖端领域坚实的人才基石。

信息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楠
分享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