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75代嫡孙、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生孔正,今天通过电视直播听了一堂终身难忘的太空之课。
2500多年前,他的祖先“登泰山而小天下”。今天,他的同乡、航天员王亚平将讲台搬到了更高的地方——距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10时11分,太空传来一个甜美的中国声音:“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失重是太空的独特现象……”
随即,一套高难度动作呈现眼前——聂海胜的“悬空打坐”,王亚平的“大力神功”,引来人大附中地面课堂300多名同学阵阵喝彩。
地面课堂的提问随之而来:太空中如何测量重量呢?
王亚平给出了答案:太空质量测量仪。这是一个安装在天宫一号舱壁的支架形状装置。聂海胜做了演示,他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后再一松手。测量结果显示,聂海胜的质量是74千克。
同一堂课,传递同一个梦——
这一刻,人大附中高一学生王义铎兴奋不已:“以前,一直认为太空很遥远;如今,太空就在我们眼前!有机会,我也想到太空去看看。”
翻滚,飞旋,飘移……此时,天宫一号内,孩子们熟悉的玩具陀螺成了王亚平手中的太空教具。地面课堂又一次响起了热烈掌声。
同一堂课,传递同一个梦——
这一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中学的学生们神情专注。“我深深感到,在发射场工作的爸爸真伟大!”初二(2)班学生谭菲宇说,“我长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样干航天。”
这一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想起43年前的那一幕:从寰宇传来的“东方红”旋律,点燃了他和他那一代人的科学梦想。他说,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必将点燃更多孩子智慧的火炬。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10时30分,王亚平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一个漂亮的水膜呈现眼前。
同一堂课,传递同一个梦——
这一刻,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华裔学生张添添高兴地跳了起来。她今年13岁,生活在“太空城”休斯敦。通过互联网关注太空授课的她,在网上用中英文留言:“One Class,One Dream!我为中国而骄傲!”
精彩仍在继续,王亚平手持注射器给水膜一点点加水,不一会儿便“壮大”成一个亮晶晶的水球。梦幻般的“太空水晶球”,一下子抓住了同学们的心:“真是太美了!”
一个孩子的科技梦,也许就启蒙于一次“水球实验”;中华民族的腾飞梦里,一定会记载着“太空第一课”。
持续40分钟的太空授课结束之际,“老师”王亚平寄语同学们:“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这声音,穿透浩瀚天宇,回荡神州大地……(张晓祺 柳 刚 特约记者 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