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脚步——不只是《火星救援》”沙龙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15-12-07 字体【

图1:三位嘉宾以《火星救援》为切入点展开对话(刘淮宇 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12月7日】12月5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站与中国科技馆联合举办的“梦想与脚步——不只是《火星救援》”科普沙龙活动在中国科技馆报告厅圆满举行。“火星-500”试验中国志愿者、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教员王跃作为嘉宾出席。

沙龙以近期热映电影《火星救援》为切入点,跨界交流,邀请王跃以及蓝天救援队总队长张勇、时光网主编王双共同探讨电影背后的科学与艺术。包括200多名孩子在内的五百余观众参加了此次活动。

 

图2:王跃为大家讲述“火星-500”试验中的故事(刘淮宇 摄)

解读“火星-500” 笑谈身心挑战

王跃与观众分享了参与模拟登陆火星的体验与感悟,以亲身经历生动解读了航天员在执行长期飞行任务中受到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火星-500”试验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试验项目。由6名志愿者在地面密闭试验舱内模拟火星往返飞行。试验共分三个阶段: 250天从地球飞往火星的虚拟飞行,30天火星地表停留,240天返程,总共持续520天。这次试验的顺利完成,为今后人类探索太空,探索火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王跃作为唯一的中国志愿者,担任试验的载荷专家,与其他五名俄罗斯与欧洲志愿者合作完成了多项任务与科研实验。

王跃向观众介绍了试验中的环境、任务项目以及生活。他表示,在“火星-500”任务期间,除了要进行日常的生理和心理试验、锻炼,队员们会通过游戏、业余爱好及庆祝节日等各种方式为自己排解压力、舒缓情绪。在520天里,支撑他走下来的是乐观的心态和对未来的希望。

 

图3:王跃给小朋友们签名留念(刘淮宇 摄)

对话《火星救援》 畅想未来探索

三位嘉宾围绕火星地表、载人飞船及航天员生存与救援三个板块,就航天服、火星基地居住舱、飞船生存系统、航天员心理等话题展开了对话。

张勇称,电影中主角能够在火星上坚持生存几百天,依靠的不仅是植物学、机械、医疗卫生等知识,更是坚忍不拔的求生欲念。王双引用其他电影的类似剧情,表达了在危急关头,心中应当存有希望。王跃介绍,世界各国在选拔航天员时,都十分注重对航天员心理素质的考核,在训练时针对心理锻炼进行设计,如野外生存和救生。因为在面临航天任务的紧急情况时,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能力非常重要。

现场“火星”互动  问答妙趣横生

在提问环节,现场的小朋友们热情踊跃,向三位嘉宾就“火星-500”和我国的火星探索计划提出了很多问题。“太空的零件能不能3D打印”、“火星上的水能不能喝”“沙子怎么种植物”等问题、嘉宾风趣幽默的回答,让现场笑语频频。

在回答微博网友提出的“试验过程中是否想过退出”的问题时,王跃表示:在试验里面确实遇到很多的困难,情绪有很大的波动,但是自己是代表国家载人航天团队,这是一种荣誉和激励。同时,还肩负着国际队友对自己的信任,没有想过退出。“我可以等待,因为希望就在我面前,我不会退出。”王跃说。

在沙龙尾声,王跃鼓励在坐的小朋友在好好学习、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拥有阳光乐观的心态。“因为在探索宇宙的旅程当中,健康的身心都是必不可少的”。(张媞媞)

信息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责任编辑:王楠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