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阅读《钱学森》一书,我不仅折服于他谦虚、严谨的治学风范,还敬重于他自律、实干的高尚人格,更敬仰于他一心为民的崇高境界。
“一切成就归于党”
科学无国界,但应该把它献给进步与伟大的事业。钱学森成长于山河破碎的痛苦岁月,目睹了同胞任人宰割的情景,在一o二八事变后,他毅然改变学习方向,投身于航空事业。
钱学森精读《相对论》、《资本论》、《艺术论》和《中国哲学史大纲》,形成了艺术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开启了在科学领域的探索。他在异国他乡从事顶尖的航空喷气研究,却一直保留着回国报效的机会。
回国探亲时,北大著名教授胡适拿着北京大学工学院长和交通大学校长的委任状来找他,被他婉言谢绝。当他听一位挚友描述红军所在地的生活面貌后,日夜仰慕着这方圣地。
身在异国,为了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他第二次改变研究方向,由研究空气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改为主攻控制论。他创作的《工程控制论》,前所未有地提示了科技和工业界的前景,具有开创性意义。
可谁能想象,这项划时代的科技成果,竟创作于他身心遭受迫害的时刻?他的导师冯o卡门教授看完这部著作后,两眼含着泪花感叹到:“你已经超过我了,我为你感到骄傲”。
钱学森认为:“科学技术没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就会迷失。”
当一次次发射成功,他被冠以“导弹之父”、“航天之父”美名时,他强调“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他一生只喜欢“同志”这个称呼,因为他认为“同志”代表了信任和尊重。
“应优先发展导弹”
为了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钱学森毅然回到祖国,脱下西装,穿上中山装和军装,从此过上清贫的生活。
初创力学研究所时,钱学森带头建立了资料文献库,每天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开设各种专题讨论班,与大家广泛讨论先进学术问题;亲自执教授课,深入浅出地耐心培养专业人才。我国的火箭导弹事业从此快速启航。
钱学森立足于我国工业基础,在国防科技界的争论中提出“应优先发展导弹”,被毛主席称为“仙人指路”。
他54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不走后门、不吃请、不出国、不留名人簿,从不兼职,从不写传记,从不出席应景之类的场面,规避庸俗,一头扎进科研工作中,深入一线现场解决问题。
钱学森在技术研究中勇担风险,让每一位专家畅所欲言、坚持民主集中制,这成为他们的成功法宝。他立足于我国当时非常薄弱的工业基础,靠《工程控制论》原理,用不那么可靠的元件,组成了一个个可靠的系统。
他在发射现场身先士卒,最后一批撤离,试验失败时亲自带故障分析小组,深入现场进行分析测算;他在关键时刻听取一位毫不起眼的中尉的反向意见,使我国自主研发的导弹一举发射成功;他甚至在66岁高龄时为了看落点,还千里走戈壁。
他提出的“把故障消灭在地面”的格律,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一条重要原则和准绳,影响了几代航天人。
一生爱祖国和人民
钱学森爱什么?祖国和人民。
他力主科技工作者要根据自然科学与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远见地选定超前课题,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在开发新技术时,开展跨领域综合分析,把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科研中。
钱学森还把这种极为严谨的科学精神,研究运用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将其上升为系统科学,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宝贵财富。
他上世纪80年代就预见到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预见了生物科技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我们无法不佩服他超前的远见卓识。
当年走进茫茫戈壁、大山深处的经历,令他一生难忘。所以,他始终思考着怎样在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创建符合现代农业特点的知识密集产业。
为此,他用巨额稿费买来计算尺配给贫困学生,把100万港元巨额奖励如数捐献给国家作为治沙产业基金,甚至把父亲补发的工资作为党费如数上缴组织。
“为了谁,依靠谁”。这个常说常新的话题,绝不是逢场作戏。走进《钱学森故事》,与这位科学大家的内心对话,不仅能感受到他的科学精神,还能了解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味他那唯是唯实的人格品德与心灵境界。(王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