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无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通过一次次任务的成功,工程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和超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充分彰显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华夏民族终圆飞天梦想
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夸父逐日的动人神话、牛郎织女的凄美故事,以及敦煌画中千姿百态的飞天图景,可见飞天梦一直在华夏民族的血液里,激励有志之士去实现。
20世纪50年代,中国百废待兴。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向中央提出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同年3月,中央决定组建专门从事火箭、导弹的研究机构,中国航天事业由此起步。1986年,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联合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出决断,不宜拖延”的重要批示,“863计划”由此诞生。该计划的实施,使我国载人航天相关技术正式列入了国家重点发展计划。
1992年9月21日,经中央批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基于我国国情及实际考虑,工程从飞船起步,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由此踏上征程。
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小时后,飞船成功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飞取得圆满成功。随后,相继发射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三艘飞船,飞船的各项性能得到不断完善,为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载着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在太空遨游14圈后,安全着陆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初步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战略三步走的第一个目标,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贺电:“这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一个伟大壮举。全世界为之瞩目,全国各族人民为之自豪。”新华时评称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2003年11月20日,12名航天科研和管理专家获“载人航天功臣”荣誉称号。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授予“航天英雄”称号。
图1:“神舟五号”任务航天员杨利伟进入飞船前向人们挥手致意
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驾乘“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冲破云霄。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15小时32分钟,成功绕地球77圈后安全返回,“多人多天” 成功巡天,圆满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
载人航天技术接连突破
2008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迈出了重大一步。
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名航天员驾乘“神舟七号”飞船冲破夜空的寂静,一飞冲天。27日,航天员翟志刚打开飞船轨道舱舱门,迈出中国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他挥舞国旗,在太空中向世界问好!此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
2011年9月29日,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2011年11月3日凌晨,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四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图2:“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示意图
2012年6月,“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先后通过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次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以及中国首飞女航天员刘洋入驻“天宫一号”。
2013年6月,“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成功完成交会对接后进入“天宫一号”。20日,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6000万名中小学生通过电视转播同步收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图3:“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
几年间,“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了六次交会对接,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于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气层烧蚀销毁。
空间实验室任务屡奏凯歌
2016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载人航天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也拉开大幕。面对一年内四次的高密度发射任务,以及新火箭、新发射场、新飞船等诸多考验,勇于创造奇迹的中国航天人在飞天路上屡奏凯歌。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一飞冲天,完成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和海南文昌新型滨海发射场的首秀之战。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长征二号”F T2火箭的托举下飞入太空,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安排开展了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实(试)验,应用载荷数量大幅增加,领域进一步拓展,载人航天事业进入了应用发展的新阶段。
图4:“天宫二号”发射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冲入太空。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33天,是我国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33天,简单的数字背后凝聚的是无数载人航天追梦人的心血和汗水,铺就着华夏独有的登天云梯。
2017年4月20日,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出征太空,验证了货物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天舟”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使得我国空间站建设具备了基本条件。至此,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完美收官!
空间站研制建设稳步推进
截至2018年4月,我国已完成空间站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空间站各舱段及其配套运载火箭、有关试验载荷等各类飞行产品正在进行研制生产和地面试验,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配套运载火箭等正在按计划生产,计划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TG),基本构型由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Ⅱ三个舱段组成,呈水平对称T字形,提供三个对接口,支持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来访飞行器的对接和停靠,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更是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图5: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中国空间站将具备支持近地轨道长期载人飞行的能力,安排开展多领域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研究解决人类在太空长期生存的基本问题,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基础研究,开展航天新技术验证,努力获取对全人类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应用成果。
在建设中国人“太空家园”的过程中,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我国还对载人航天后续发展进行深入论证和长远谋划,规划至21世纪中叶的载人航天发展路线图,努力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展开
2017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航天探索大会致信指出:“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创新,愿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我国始终秉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透明开放的原则下,积极与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世界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工程自实施以来,先后与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以及欧洲太空局、联合国外空司等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了多项政府间、机构间的合作协议,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和交流活动。
“神舟五号”飞行任务期间,航天员杨利伟将联合国旗带入太空,联合国旗第一次随中国人环游宇宙;“神舟八号”飞船上,中德联合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空间实验室任务阶段,安排了伽玛暴偏振探测仪和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两项国际合作项目。2013年,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在北京共同举办了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2016年,我国航天员叶光富赴意大利参加了欧洲太空局组织的洞穴训练;2017年,中欧航天员联合进行了海上救生训练。“天舟一号”任务期间,联合国外空司司长及六个国家驻维也纳联合国办事处代表,应邀来华参观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设施,并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现场观摩“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一张张国际面孔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中国人的努力下,人类的载人航天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图6:2017年4月,联合国外空司司长及六个国家驻维也纳联合国办事处代表,应邀来华参观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设施,并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现场观摩“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
未来空间站任务中,中国载人航天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设备研制、空间应用、航天员培养、联合飞行和航天医学等多个方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成果。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同推动载人航天技术发展,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